为了提升音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舞台表演能力,加强行业导师对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指导,2025年11月3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音乐硕士行业导师,舞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衡阳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春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衡阳丝弦”的演唱与舞台表演》为题在音乐学院501汇报厅开展学术讲座。音乐学院全体在读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和声乐教师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艺术无处不在,只要是艺术,它就是美的”“尊重舞台、敬畏艺术”,江春燕老师用这些朴实的话语,开启了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与舞台表演之旅。
江老师首先介绍了衡阳丝弦的渊源和流变过程,以及衡阳丝弦侧重于“叙述”与“一人多扮”的艺术特征。为了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与感受,江老师与特邀的衡阳市歌舞剧团演员刘晶现场合作表演了衡阳丝弦《四季花儿开》。

随后,江老师的传承弟子陈芳宾逐项介绍并展示了衡阳丝弦丰富的表演道具:盘子、筷子、酒杯、扇子、手绢等等,并邀请了6位研究生上台,指导他们如何利用这些道具巧妙地用作节奏伴奏乐器或配合衡阳丝弦进行舞台表演等等。

在讲座中,江老师亲自表演了原始版本的《一匹绸》,并信手拈来,根据现场的环境、人物,即兴演唱了一段衡阳丝弦,生动体现了这一艺术源于生活、即兴抒发的“随意性”特点,阐释了衡阳丝弦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运用不同声线来塑造人物、渲染情境,展现其丰富的表现力。

江老师随后又演唱了衡阳丝弦作品《鸳鸯席》以及戏曲唱段《梨花颂》,并重点讲解了“眼神”在传递情感、塑造人物中的至关重要性,一个回眸、一个眼神,皆是戏。
活动最后,江春燕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作为一名表演者的核心素养——台风、气质与“范儿”。她强调,“范儿”体现在姿态上,并亲自示范了上台的步伐和专业站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动作要领,在她的邀请下,蔡烨慧同学上台现场学习、展示,亲身感受了如何用挺拔的姿态和坚定的眼神“镇”住全场。

“传承优秀的传统艺术是我们每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江老师的目光扫过在场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言语间充满着信任与期盼。这场活动,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每个人心中播撒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更坚定了同学们舞台表演的信心,提升了舞台表演的“范儿”。
图文|陈雯静
编辑|涂朋丹
审核|汪子彦